流星雷達研究進展

當前位置:首頁 >> 儀器儀表技術文章

流星雷達研究進展
摘要本文介紹流星雷達的基本I 作原理,并對流星雷達和一般的常規(guī)雷 達的特點進行1比較.論述1流星雷達極待解決的問題及其科學目標,對國際上 雌 關鍵詞流耋流星 雷達,研究進展。 潞 ’ 太 每天,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流星體墜入大 氣層,這些來自地球之外的小星體究竟能給 我們帶來什么樣的信息?在雷達束出現之 前,人們只能憑借視力觀察流星,對人們印 象最深刻的,莫過于那拖著長長的余跡,疾 速劃過天空的流星。直到雷達出現之后,人 們才觀察到了更多的流星。落到地面成為隕 石者極其個別,絕大多數在大氣層中燃盡。 人們感興趣的不僅僅是流星本身,更重要的 是流星體進入大氣層后,在與高層大氣相互 作用的過程中,在流星體通過的路徑上產生 長長的等離子體余跡。這些等離子體余跡對 電波有很強的反射作用。更重要的是流星余 跡的運動表征著高層大氣的運動狀態(tài),從而 使人們對流星的研究不斷深入

1 流星的基本特性 流星有流星雨和偶發(fā)流星。流星雨是太 陽系家族中的一員。流星群有定義良好的軌 道,而且僅在每年固定的日期出現并與地球 公轉軌道相交。當二者運行軌道相交時,這 些流星體便被重力場所捕獲,墜入大氣層。 流星雨具有相對固定的輻射點,且僅在每年 固定的日期發(fā)生。流星群的流星體在軌道上 的分布極不均勻,有些地方特別稀疏,有些 地方特別密集。所以流星雨的出現便呈現出 十分明顯的廚期性;電池測試儀| 相序表| 萬用表| 功率計| 示波器| 電阻測試儀| 電阻計| 電表| 鉗表| 高斯計|平常年份很弱;個別年 份特別強烈。如果流星群和地球運行軌道不 可通約,那束流星雨的重演便需要較長的時 間。有的流星雨或者由于軌道的改變,不再 與地球相遇.或者由于物質的喪失,表現很 弱。由于行星的攝動,流星群的軌道變化很 大。在流星雨期間,它們如同雨點似的酒向 地球,在高層大氣中產生一個個流星余跡。 這些等離子體余跡對無線電波具有很強的 反射作用。已有的觀測結果表明口]:流星雨 期聞總是同時有數個流星體進入雷達波束 區(qū)。如果能夠測量多流星的距離,將會提供 比偶發(fā)流星更多的信息量。就目前來說在流 星雷達研究領域尚未有利用其確定流星位 置的方法。這主要是困為目前尚未有合理的 觀測模型。但只要建立合理的觀測模型.流 星群同樣也能得到人們所感興趣的信息,如 流星的位置、大氣的速度等等。 和流星雨相對應的是偶發(fā)流星。它似乎 在太空漫游,隨機地出現在地球上空,偶然 被地球重力場所俘獲.以極高的速度進入地 球大氣層上空,并產生一個個流星余跡柱。 偶發(fā)流星究竟是來自太陽系之外或是太陽 系家族,目前尚無定論[ ”。如果能夠測量到 流星進入地球大氣層的速度,那么便可確定 流星來源。流星體進入大氣層后,與周圍大 氣產生磨擦.使流星體的物質蒸發(fā)并電離。 質量大的流星體在較低的高度上產生高密 度余跡。高密度余跡對無線電波的反射作用 強;低密度余跡對無線電波的反射作用弱。 盡管人們在測量中希望有較強的無線電回 波,但由于高密度余跡出現的頻數較低,而 低密度余跡出現的頻數較高,人們感興趣的 仍然是低密度余跡,因為它對測量具有現實 意義。
流星余跡的一個較好的模型是:流星余 跡是一個等離子體柱。其中電子濃度沿半徑 方向呈現高斯分布,且明顯高于周國高層大 氣中的自由電子濃度。流星余跡一旦生成便 隨著高層大氣一起運動.在其徑向,電子的 擴散和復合同時進行。當電子濃度和周國大 氣中的電子濃度趨于一致時,流星余跡便消 失。其平均壽命僅0.5秒左右,有時壽命長 者可達1秒。在運動方向,進行著電子的生 成與復和消失的過程.有的流星余跡在雷達 波束區(qū)內便消失,有的流星余跡長達幾十公 里。 各流星體進入大氣層時具有不同的速 度。有的流星體被地球運動時掃過而進入大 氣層;有的本來就具有較高的運動速度,因 其趕上地球而墜入大氣層。又由于地球的自 轉,每天中流星的發(fā)生便出現兩個峰值;一 個是早上六點的最大值和下午六點的最小 值。對于仰角 5 的流星雷達觀測,北方在 早六點,東方在12點,南方在下午六點,西 方在0點流星的發(fā)生率分別最大。 已有的觀測資料表明[J】:每日中進入地 球大氣中的流星粒子大約有16×10 個左 右. 總質量達1噸左右. 進入速度在 1 1.3kms 與72kms 之間。如果一個質量 為0.001克的流星粒子以5Okras 的速度 進入地球大氣,那么它便具有200焦耳的能 量。

2 流星雷達的科學目標 對流星和流星余跡的研究.早在30年 代初就開始了,在其后的幾十年間,人們不 斷探索,做了大量的工作,但依其研究的目 的,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:
2.1 流星天文學 (1)流星天文學的主要任務,就是測定 每年每月中質量大于1毫克的流星的流量} (2)測定質量大于1毫克的常見流星雨 作為太陽經度函數的流星密度; (3)觀測研究流星雨和偶發(fā)流星出現的 時空統(tǒng)計特征; (4)研究流星的起源和演化{ (5)流星體與行星、流星與彗星的關系} (6)掇據流星雨的分布及彗星受行星的 攝動而引起軌道的變化,可研究小天體的軌 道理論,進而研究太陽系的演化過程。
2.2 高層大氣運動 流星余跡在研究高層大氣中起一般示 蹤物的作用,在此之前人們用火箭、槍榴彈 對高層大氣進行研究。但這些方法都不能連 續(xù)測量,同時成本也高。只有流星雷達方法 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法,它不但成本低,而 且可連續(xù)測量。利用流星余跡對電波的反射 特性,人們可以獲得高層大氣的運動信息, 可以研究; ①高空大氣風、潮汐、環(huán)流與太陽活動 的關系及其對地球自轉的效應} ②大氣潮汐的季節(jié)變化,大氣擾動的晝 夜變化、季節(jié)變化及其垂直結構; ◎行星尺度波如何向上傳播到下熱層? 中層和下熱層的環(huán)流的季節(jié)變化與平流層 加熱的關系如何? - ④利用全球流星雷達觀測數據,建立一 個中層上部和熱層下部動力學過程基本特 性的季節(jié)變化的全球模型.不僅考慮優(yōu)勢 風、行星波和潮汐,還要考慮內重力波和湍 流} ⑤ 研究青藏高原氣象激發(fā)大氣波的機 理及其傳播演變特性;進一步查明遠東電離 層異常與青藏高原激發(fā)的大氣波在季節(jié)變 化上的聯系} ⑥研究8B—l20km高度范圍電子和離 子的擴散與地球磁場的依賴方式。
2.3 應用研究 ① 由流星雷達獲得的大氣運動狀態(tài)的 信息可為中長期天氣預報提供有價值的參 數{ ② 建立服務于宇航目的的流星體災害 預報模型} ③ 流星余跡用于高速遠距離通訊和流 星余跡授時服務, ④觀測流星的流星雷達用于觀測高速 飛行物的軌道以及有可能對空間垃圾進行 監(jiān)測.

3 流星雷達的工作原理 為了上述科學目標,人們設計了用于剩 量流星余跡反射點的空間位置及周圍中性 大氣速度的雷達—— 流星雷達.就測量反射 點的空間位置來講,流星雷達與普通雷達的 工作原理一樣,均是通過測量收發(fā)脈沖時差 來實現電渡反射點與發(fā)射天線間距離的測 量.而反射點周圍大氣運動速度的測量,則 是通過檢出回波中的多譜勒頻移來實現。由 于流星余跡是等離子體,其中的電子密度是 有限的,所以為使電波能從等離子體面反射 回來而不穿透,電波頻率只能在3B一60Hz 之間.比用于飛機、導彈等金屬目標定位的 雷達的工作頻率要低得多。這是兩種雷達的 基本區(qū)別,也是流星雷達不能精確定位的基 本原因。 現在世界上有3O多部流星雷達在運 行,分布在美、英、奧、法、日、俄等國家。 這些雷達分為兩類:一類是連續(xù)波雷達,一 類是脈沖波雷達,后者似乎更利于科學目標 的觀測。陜西天文臺擬建中的流星雷達屬于 后者。下面首先簡單的介紹流星雷達瀏速、 定位的基本原理:
3.1 流星雷達的j翼4速定位的基本原理 流星雷達發(fā)射天線發(fā)射周期為 、寬度 為t、載頻為, 的矩形脈沖, (f): ,(f)= U(Ocos~口f 其中; (f):I 一! ≤專 【0 其他 c,(1)一c。+2Σc.c0 0l q = z . : 手 。! 2— 信號從流星余跡反射后,載頻不再是 ,。,而是, +,t,^ 就是附加的多譜勒頻 移.它由下式確定t ;. jl一一2 l, t1) f 其中c是光速} 是流星余跡相對于電 波反射點的運動速度l 是由發(fā)射天線指向 反射點的單位矢量. 假設在信號帶通內,流星余跡對電波反 射系數的模是常數,幅角是頻率的線性函 數,進而假設接收系統(tǒng)的傳遞函數的幅角是 頻率的線性函數,模是常數.不計接收系統(tǒng) 的放大效應,流星余跡回波經混頻、帶通濾 波和相干檢波后的波列解析式為: 0。的相干檢波輸出 U(t)·c。s( ) 9O。的相干檢波輸出 U(f)·si1l(q1) 上面兩式表明:相干檢波輸出是多譜勒 頻移,,的正弦和余弦波, 由一個問隔是 的等幅脈沖進行采樣,在上面的理想情況 下,相干檢波輸出是與發(fā)射脈沖相同的矩形 脈沖。實際中接收系統(tǒng)的傳遞函數僅僅是改 變采樣脈沖的形狀,多譜勒頻移的性質一點 也不改變.由于采樣信號的寬度相對于多譜 勒頻移來講非常。士蓪⒉蓸用}沖看作是 等間隔的沖激函數。而在一般情況下.多譜 勒頻移具有一個隨時間變化的幅度A( )。 相干檢波的輸出一般可表示為 A( )= cos( 4- ·d(1一≈ f) A( )= sin( 4-曲·d(‘一 ) 其中 為相位,多譜勒頻率可通過下式 計算求得: q = 1-1(等 ) ㈣ 式中:M =2Cl島 M 2— 2C a馬 M 3— 2Sl島} M ‘一2C1C¨ s—— 相干檢波的正弦輸出{ — — 相干檢波的余弦輸出} s.= A(f)t s.m[0—2) f 4- ] c = A( )·cos[0— 2) f-4-神] 測出了¨ ,徑向風速也就知道了.
3.2 流星雷達測距的基本原理 流星雷達發(fā)射一組脈沖波,相應的接收 到一組脈沖波,接收脈沖與發(fā)射脈沖的時差 與光速C的乘積正比于測量的距離R,R的 測量精度取決于收發(fā)脈沖的測量精度.由于 流星雷達的工作頻率較低,信號帶寬受到限 制,脈沖前后沿難以做到陡蛸.時差測量中 在脈沖波形上時間參數就取礙不準,所以早 期的流星雷達其測距精度只有2—3km.為 了提高測距精度,人們利用發(fā)射接收脈沖峰 值作為測量時間的參考點,這樣便演化出二 種算法; (1)拋物線算法 拋物線算法的前提是假定接收脈沖包 絡是一拋物線: —nz -4-bx+c.很顯然,只 需測量三個點便可唯一的確定包絡的峰值 點: M~= a tI+ bq + (3) r a l。一 b= db l c 【。 式中:d口、d6、 c分別是(3)的系數 行列式 f- M。] d.一j ll M zl l j一 脈沖峰值所在的位置在b/2a. (2)gauss算法 接收脈沖的另一個較好的包絡形狀是 gauss形分布l = A·exp[一0一 ) ] (5) 式中; 是流星余違反射回波包絡的幅 值} 是對應于流星余跡回波包絡峰值所在 的位置. 在拋物線算法中t只需測量三個點,便 可確定脈沖的峰值,但當脈沖的寬度較窄 時, 我們不能夠測量到三個點。人們常用 gauss形算法.這種gauss形算法的前提是 假定接收脈沖具有形如(5)所描述的gauss 形分布,僅測量二點便可確定脈沖的峰值位 置。 ~exp F’ 一 - 【M A exp[ ㈤ := · 一(fl一 ) ] 一exp[一(f。一 )z+ ( 一 )t] (7) ] 門● ● “ “ b Ⅲ = 一 = 由(7)可得: / ,\ 一 + ㈣ 拋物線算法與gauss算法具有相同的 精度,據估計為土150米左右。
3.3 陜西天文臺的流量雷達 陜西天文臺擬建中的流星雷達是脈i巾 雷達。發(fā)射機載頻39.5MHz.中頻35MHz, 天線仰角 5度,仰角寬l2度,發(fā)射天線指 向北,方位角寬 9度.發(fā)射脈沖寬度l s, 脈沛重復頻率100Hz,峰值輸出功率 1000kW 。

4 流星雷達的進展現狀及有待 改進的問題 利用雷達觀測流星始于30年代。1931 年,Pickard研究了雨流星對無線電波的散 射特性,對常見的雨流星進行了觀測0]; 1948年,Mckliney等研究了流星對無線電 波的散射,總結了雷達波束仰角與流星回波 強弱的關系0 ;1954年,Esnleman從理論上 研究了高密度流星余跡和低密度流星余跡 的散射方向圖[1”,并首次將流星余跡綜合 為一個等離子體柱,給出了幾種典型結構的 等離子體的反射系數,并分別研究了高密度 流星余跡和低密度流星余跡的情形,對反射 系數相位的變化也進行了定性的描述;1949 年,Mitt0 報道了利用雷達方法測量高層 大氣運動的方法。他提出的將接收天線呈直 角三角形放置的方案,一直是流星雷達設計 者措用的規(guī)范,從而奠定了流星雷達的基 礎。 最初的流星雷達毫無例外的采用脈沖 雷達,利用收發(fā)脈沖的時差確定流星的位 置,其測量精度僅有土3公里左右。Hines等 詳細研究了流星雷達的測距精度,建議采用 二個脈沖的峰值作為測量時間的參考點,利 用拋物線或Gauss形曲線逼近脈沖波形。 Hines估計改進了的方法其測距定度為土 150m 左右。 美國Stanford的流星雷達由流星余跡 回波的多譜勒頻移測量大氣速度,流星標高 由流星距接收天線的徑向距離和仰角確定。 測量大氣風速精度± 5ms一,測距精度± 2.5kin 。 美國Lexington流星雷達1969年改用 鑒相確定流星的仰角。其基本原理是流星余 跡的后向散射場的波前以不同的時刻到達 一組在空間上分開的接收天線,其相差等于 天線間距和仰角余弦的乘積,相差直接利用 鑒相器的輸出。它有二組發(fā)射天線,一組指 向西北,而另一組指向東北,仰角均為 5。。 測量仰角和方位角的精度分別為土1.5。和 土l。。 法國的流星雷達【2”采用發(fā)射連續(xù)電波 測量流星的距離、風速和空間位置。各個參 量均由鑒相器獲得,鑒相器有二組正交的輸 出信號。距離由兩個不同頻率的反射信號的 相差得到,其誤差土2kin。它有二組發(fā)射天 線,一個指向東方以測量東西向的風,另一 個指向南方以測量南北向的風。這個系統(tǒng)可 同時測量水平風的二個分量。 澳大利亞1952年開始用無線電手段測 量高層大氣運動。它發(fā)射一組連續(xù)的脈沖 波.由三個外站接收流星余跡的回波,信號 中繼傳回總站處理。其測量方法與法國的流 星雷達類似.風速測量精度±5ms~。 英國的流星雷達與一般的流星雷達基 本相同,三個發(fā)射天線分別指向西北、東北、 西南,由多個外站鑒相測量,測風速精度土 2ms。。。 美國Illinois~lt,2e]的流星雷達網絡在測 距和測量風速方面都有長足的進展,其測距 精度和測風速精度分別為土150m 和土 lms。。。 毋庸置疑,觀測高層大氣運動,除了各 站測量精度提高之外,尚有待于國際間的互 相合作 目前的流星雷達測距,無論采用拋物線 逼近或是采用Gauss形曲線逼近,都不是最 優(yōu)逼近.而且僅適用于一個反射回波的情 形 。即當流星余跡有二個反射點或者二 個流星余跡對電、玻反射時這種方法失效。有 的文獻建議此時將這些數據剔除不用“ 。 據已有的觀測結果表 。“:這時僅有l(wèi)O 的流星回波可資利用。 從前面的敘述和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.
盡管流星雷達的觀測研究是一個開展比較 早的課題,但目前仍有幾個基本的問題有持 于改進和解決:
(1)現有的流星雷達的測距精度不高. 根本原因是回波脈沖包絡上時間參考點選 的不準。Hines提出采用脈沖包絡峰值點作 為測量時問參考點的方法。此法雖然在理論 上可以比較準確的確定時間參考點,但實際 中脈沖波形與高斯波形或拋物線波形是有 區(qū)別的,加之外界干擾不可避免,這就使實 際波形與理論波形有差別,從而影響參考點 的準確標定。
(2)目前的流星雷達僅用了一個反射回 波的情形,這意味著大量的測量數據不能利 用.對科學研究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損失。
(3)對流星體沖入大氣速度的確定問 題,迄今尚未解決。為了確定流星的來源, 以及高速飛行體與電離層的相互作用,都需 要了解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的速度。 陜西天文臺擬建中的流星雷達,對目前 國際上已經運行的流星雷達中存在的問題 都有初步的設想,并在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 速度的直接測量、多流星相關分析與測量、 流星雷達測距精度的提高等方面的研究中, 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關于流星雷達用于軍事 目的的測定高速運動目標的研究也在進行 之中。

發(fā)布人:2011/1/24 9:55:001602 發(fā)布時間:2011/1/24 9:55:00 此新聞已被瀏覽:1602次